[2]阳原本作"汤",据文义改。如此之人,定见头眩心惕,饮食减少,四肢无力,脉必两寸旺,而两尺弱甚,浮于上而不潜于下,其下之物,必清淡而冷,不臭不粘。
一见二便不利,便去通利。 有云败精流溢,乃谓白浊;血不及变,乃为赤浊。
今食入而出,是胃中之火逆行于上,其食故不得下降也。二气浑为一气,不可分为二道看,故同盛同衰,一定不易。
学者务宜熟读仲景《伤寒》书,但得圆通应用变化之道,切不可死守原文,当以明理为要。试问:犯心与犯心包,以何区分?
他书称为热结阳秘者,即此也。 内伤认定阳虚阴虚,亦不必问乎药品。
久病虚极之人,无邪火可征,忽见唇赤如朱。然则理之吉凶,虽融会在心,而病之变态,又安能以脉尽言哉。